什么是国际线路(跨境网络)
从境内访问国外的网站,你的网络会顺着网线/wifi到运营商,经流转到达国外的网站,中间会有一条出海线路,连通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网络。这条网络就是国际线路,但由于存在GFW(长城防火墙)导致部分网站(如:谷歌)无法访问,所以需要加上一个可以通过GFW的VPS提供代理服务。
中国电信:
①163骨干网 :电信第一代承载网络,也有称之为CN1。承载电信85%的流量,线路慢且拥挤,晚高峰丢包率达30%以上,波动极大。胜在便宜大碗,类比国道。无论商家宣传的优化线路还是bgp三网优化都不会走CN1。
②CN2 :第二代承载网络,承载电信剩下的15%流量,如同高速公路,客流量少,速度快,不拥挤。但收高速费,价格比163贵很多,只有少部分服务商提供接入。
CN2又分为CN2 GT 和CN2 GIA ,区别就在于,GT国际线路走CN2线路,国内走163骨干网,也叫半程CN2。且在CN2线路中优先级低于GIA,所以还是存在上述问题。而GIA国际线路和国内都走CN2线路(省内还是会经过163骨干网),并且优先级高于GT,所以价格是GT的2到3倍。
CN2 GIA 产品还分为单网、双网、三网三种,顾名思义,单网 CN2 GIA 一般指的是仅中国电信用户访问去回,走 CN2 GIA 网络,联通/移动/教育网等用户访问过去,均走各自运营商的国际出口(典型产品为阿里云国际香港节点);双网 CN2 GIA 一般指的是中国电信/中国联通用户访问过去,走 CN2 GIA 网络(特别地,该产品允许中国联通线路在省级跨网并入到中国电信的 CN2 网络,典型产品为标准互联的圣何塞 CN2 GIA 产品);三网 CN2 GIA 一般指的是中国电信/中国联通/中国移动三网用户的去回访问,均会在省级并入到 CN2 网络,适用性最强(典型产品为搬瓦工的 DC9、DC6 机房)。
中国联通:
①169骨干网(AS4837):如同电信的163骨干网,但流量相对169少一些,晚高峰比163会好一些。但还是存在163的那些问题。
②A网(AS9929):联通对标电信CN2线路的承载网络,其实差很多。CN2是优化度很高的精品网络,A网只是普通网络。曾经是从电信骨干网分出来的网络,多年没升级,优势就是人少,所以拥堵情况好。承载力和质量远不如持续进化的CN2,从很多vps商家价格上也能看出来9299线路价格远低于CN2。
中国移动:
①CMI:移动只有这一条普通的跨境网络,好于169和163。
②CMIN2:移动的精品网,对标电信CN2。22年推出的,网上信息较少,质量比联通A网强,但比不上电信CN2。目前用CMIN2的商家较少。
为什么会丢包?
因为运营商的线路带宽有限,当用户数据量>运营商线路可承载的带宽时,就会根据运营商制定的规则丢弃部分数据包,这里就不得不提到Qos(服务质量)。简单讲就是根据优先级,包类型等一些规则来管理这些数据包,可以比喻成马路上的交警在堵车时疏散交通。
例子①:在CN2线路网络拥堵时,会根据优先级(例如:CN2GIA>CN2GT)先放行GIA的数据包,GT的数据包则有可能延后或丢弃,来保障CN2GIA的稳定性。这就是比CN2GT贵2到3倍的原因。
例子②:在普通线路中,大家优先级一样,那么对延迟要求高的语音,视频,游戏等数据就会比对延迟不敏感的网页,视频等数据优先放行。
其他名词解释
BGP线路 :
BGP即边界官网协议,BGP线路简单来说就是将电信、联通、移动等多家运营商的网络融合在一起的线路。国内网络环境比较复杂,如电信单线,只有电信用户访问速度快,其他运营商的访问速度就没有那么好。而BGP线路可以把多家运营商的线路同时接入,路由器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解析,选出最快的线路反馈回去,以实现不同线路之间的互联互通,基本上都是哪家线路快就走哪家家线路。
绕路 :
国际线路,存在绕路情况,比如你从广东访问香港,你觉得很近,但有可能从日本去绕一圈再到香港,这是运营商线路问题造成的。在国际网络有很多这种情况,甚至绕地球半圈在到目的地的都有。所以可以通过优化线路减少这种绕路情况。这种往往使用的是163骨干网这种普通网络存在这种情况比较多。
单向CN2与双向CN2:
CN2除了线路分为两种类型,CN2还区分双向和单向。所为双向,顾名思义,去程的路由节点和回程的路由节点,都使用了CN2的承载网络。而单向CN2,一般都是去程CN2,回程普通电信线路。
双线 :
比如有的厂商使用9929+CMI,当你是移动用户时,会选择CMI线路,电信和联通则使用9929线路。
三网CN2GIA :
就是不论你是联通,电信,移动用户,跨境线路均走电信CN2GIA精品网。
NTT,软银线路、iij线路 :
都是日本网络运营商线路,线路根据地区和国内运营商情况,好坏都有,不过多介绍。常见于香港和日本的VPS商家。
线路测试
去程测试
打开 https://tools.ipip.net/traceroute.php,输入服务器ip 优质线路(59.43的ip都是CN2线路) 普通线路(202.97的ip都是163骨干网)
回程测试
需要在服务器进行,打开ssh客户端 curl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zhanghanyun/backtrace/main/install.sh -sSf | sh
优质线路
什么是“倍率”?
倍率(multiplier)是服务提供商用来计算流量使用量的一种系数,决定了你在使用某个节点时,实际消耗的流量是实际传输流量的多少倍。简单来说,它影响你的流量账单或配额的使用速度。
公式:实际扣除流量 = 实际传输流量 × 倍率 例子: 如果某个节点的倍率是 x1,你下载 1GB 数据,实际扣除的流量也是 1GB。 如果倍率是 x25,你下载 1GB 数据,实际扣除的流量是 1GB × 25 = 25GB。 如果倍率是 x0.3(小于 1),下载 1GB 数据只扣除 0.3GB 流量。 为什么要有倍率?
倍率反映了节点的质量、成本和稀缺性: 高质量/高成本节点(如专线、独享 IP、家宽):倍率高,因为维护成本高(如深港专线 x25)。 普通/共享节点(如日本 NTT 共享 IP):倍率低,因为成本较低或资源共享。 服务商通过倍率控制用户对不同节点的使用,鼓励使用性价比高的节点,限制过度使用昂贵节点。
流媒体检测
需要在服务器进行,打开ssh客户端
脚本①
bash <(curl -L -s check.unlock.media) 脚本②
bash <(curl -Ls unlock.moe)
概念解释
直连:
直连很好理解,就是从起始地A到目的地B,A>B会经过GFW。直连的线路很重要,是体验好坏的关键,线路可参考《国际线路简单科普》,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。
中转:
中转就是从起始地A到目的地Z,中间多一层B,A>B>Z,中间还可以再增加D,E,F,G。最终的目的都是到达目的地Z。增加中转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优化线路。以机场常用的隧道中转为例:
①比如我在美国有一台普通线路的机器C,如果直连,晚高峰丢包卡顿,体验很不好,这时候,我拿一台走优质线路(如cn2)的美国机器B中转,此时去美就会走优质线路先访问中转机B。 再由中转机把数据转给C,这时去美的访问路线就从普通线路变成了优质线路,大幅提升体验。
②比如我香港有一台机器C,我从境内访问可能会绕日本,这时候我增加一个可以从广州可以直接到香港的机器B作为中转,这时候我的机器先访问广州的机器B,广州的机器再帮我把数据发到香港机器C,这样就不会绕路日本了,体验延迟大幅提升。
③比如我再美国有一台cn2线路的机器C,但只有电信用户走cn2路线,联通移动用户走自家的普通路线,对于电信用户很友好,但移动联通用户受不了。此时在境内添加一台机器B,B访问C会走cn2,所不管移动联通还是电信,我都把数据先发给B,再由B走cn2发给C,这时无论什么用户都能得到好的体验。
以上只是简单举例,只为便于理解,具体情况可能更复杂。
落地:
如果你理解了中转,那么落地很容易理解,落地就是在目的地的机器后面再加一层。比如起始地A经过中转B达到目的地C,但是C的IP被网站给屏蔽了(比如奈飞,ChatGPT),你无法通过C访问,此时在C的后面再加一个能访问目标网站的机器D,就可以帮你访问你想要的网站了。这个D也可以使用零成本的warp来代替。所以落地的主要作用是解锁。
前置:
前置其实就是中转的一部分,在中转的线路最前面,客户机第一个途径的机器就是前置,前置的作用有中转例子的③,还有为了突破ip限制,比如某商家卖的专线,会限制ip连接数,或者直接使用ip白名单,这时其他用户就不能走专线,所以增加一个前置机,让前置机收集所有用户数据进行转发,这样所有用户就可以使用专线了。前置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抗通报,通报一次方便更换,不影响专线正常运行。
隧道中转:
隧道中转就是在两地之间建立一个加密隧道,这中间会经过GFW,也是会被墙的,其实你也可以用任意一台机器搭建隧道中转,这不是机场专属,你也可以用任意一台机器搭建隧道。而且很多黑心机场拿隧道中转贴专线标签,让小白以为很便宜。但价格可能与专线差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价格。
专线中转:
专线与隧道最大区别就是隧道走公网,经过GFW,有被墙的风险,而专线是内网,相当于你自己拉了一根网线,不会经过GFW,虽然专线也可以搭建隧道,但没人这么做。专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延迟低,因为是点对点,且中间没有GFW审查,通常使用简单的SS加密协议,但最大的缺点就是贵,这也是专线机场价格超高的原因。专线还分为IEPL和IPLC,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,我们这里不过多介绍,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。
个人见解
再说一个很多人的误区,就是中转比直连好,这个得看具体线路,如果你理解了上面说的,这个就很容易理解,中转也只是中间一段路,你直连如果不绕路,线路优质,那么隧道中转也没有优势,当然不包含专线中转。
所以个人我推荐你直接购买优质的直连线路即可,如果你是普通线路机器,可以加中转优化线路提升体验(得加钱),当然也可以直接一步到位上专线中转(得加很多钱)。
入站和出站
入站(接受客户端): 这意味着 VPS 会监听特定的端口,等待来自客户端(例如你的电脑或手机)的连接请求。当客户端想要访问某个互联网资源时,它不是直接连接目标,而是先连接到这个 VPS。 出站(转发到目标): 一旦 VPS 接收到客户端的连接和数据,它会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(通常是封装或解封装),然后再将数据发送到客户端真正想要访问的目标服务器。目标服务器收到的请求看起来是来自这个 VPS,而不是你的客户端。